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 >> 净土|观相不着相 Back
« Previous Next »

净土|观相不着相

净土论文 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 2020-01-15

本文所讨论的观相,是指观想具体形相的修行方法。具体到净土修行中,观想念佛和观像念佛这两大念佛法门,以及藏传净土中的阿弥陀佛观修法都可归于观相之中。为了方便论述,本文仅以观想念佛为例进行说明,其他涉及观相的修行方法均可适用。观相是依靠具体的形相来修行,而着相却是修行之大忌。对此,有人说一切事情着相都不行,唯有着相念佛求生净土可以。也有人认为观像、观想,是以境摄心之方便法,非究竟,证到实相,方为究竟,故推崇参禅和实相念佛。究竟何为着相,如何修行则落于着相,观想念佛是不是着相,如何在有相的同时又不着于相状。本文依次通过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明确观相与着相并非一意,从而圆融观相与不着相,以再次显发观想念佛的殊胜性。


关键词:观相;着相;验相


念佛法门包括观想念佛、观像念佛、持名念佛和实相念佛这四种。四种念佛方法分别对应不同所化众生根机,各有其优势。观想念佛的法门在《观无量寿经》中有详细的描述,主要通过观想极乐世界的依报正报庄严来获得往生,是佛陀为末世众生宣讲的往生修行法门。既然是观想就必然有很具体的形象,且形相观修得越清晰越佳。但这样努力将心定于形相上是不是我们所说的着相呢?如果是着相,那应是修行的大忌,又如何避免成为误入魔境的过失呢?下面首先对着相进行分析。


01

着与相

“着相”一词出于《金刚经》,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又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所以,以有相的方式去缘实相,是不得见实相的。因为一切万法的实相是远离言思、远离相状、远离一切戏论的究竟大空性,不是凡夫分别心的境界。那么这样的实相的境界,既然不是分别心的境界,我们凡夫人如何能达到这种根本无法缘到的境界呢?


1


相须用

虽然究竟实相是远离一切相状言思的,但作为凡夫修行人,起心动念、一举一动都在相中,离了相则无所适从,因此,我们必须利用相,作为我们修行的桥梁。有些人认为,参禅、实相念佛不着相。实际上,凡夫位的一切修行没有离开相状的。即使参禅中的离心意识参,难到不需要话头吗?实相念佛不需要佛号吗?有些人以为离开相状,就是一念不起,一切不执,其实这也是落入空的相中。正如《净土十疑论讲记》中所说:“一听到无生,就以为跟虚空一样什么也没有,不准有所作为,落到了断边。”又说:“认为住在无边上不动才符合无生,这就叫“落入断见”。所以佛陀说,“宁可执有如须弥山,不可执空如芥子。”


由此可知,世俗的相状是我们修行的阶梯、船筏、指月之指,正如清辩论师云:“无正世俗梯,而上正高楼,智者非应理。”只有依靠世俗的有相的阶梯才能升到胜义无相的高楼。即便无相的般若,但不依靠佛陀有相的语言文字,我们也无从而了知。所以,离开相状的船筏,我们无法到达远离相状的彼岸。


2


着须弃

既然“相”是我们凡夫修行必不可少的,我们是否就可以完全去追求这些相呢?《金刚经》说:“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无论是阶梯、车乘、桥梁,还是船筏、指月之指,它都只是帮助我们到达目的地的方便而已。如果把方便当成了目标,那么就会不达目的,甚至落入歧途。那么修道过程中的“”体现在那里呢?执着验相。修道过程中的“着”,不是指心专注于所观修的对境,而是主要表现在追求验相上,就是印光大师所说的:“即能观境现前,若心有妄生喜悦之念,亦即因喜成障,或复致退前功。”很多人认为自己不会贪执验相,但是这种贪执验相的心,几乎每个修行人都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会产生。


1. 为何易着相

因为在暂时没有获得见道位前,如《成量品》中所说“‘对境未摈除,不能断除彼’,对境我没有被摈除,就不能断除有境贪执。”因此,凡夫无法离贪,只不过是所贪执的对境不同。在家人贪著饮食男女,外道修行人贪著禅味,出家人贪著解脱,虽然看起来境界有所不同,但统统没有离贪,只是贪的层次不同。所以,凡夫在修行过程中,对从未经历过的新奇验相不生一丝贪执,是很难做到的。


2. 着相过患

面对这样的验相,有些修行人会主动去对治对它的贪心,而有些修行人则抑止不住这种贪心,甚至当作证悟境界去追求,最终落入歧途。凡夫具有贪的种子,修行中又遇到新奇觉受的对境,一旦产生觉受很殊胜,很想停留在这种觉受中的非理作意,就会产生障碍修行的结果。


为此,《楞严经》中特意宣说了五十阴魔。“五十阴魔当中很多把觉受当证悟,就是执著了一个分别心的光明分,误把分别心的光明分当成是证悟的如来藏光明。所以,首先是内心乱了阵脚;其次就让魔有可乘之机、投其所好,既然你喜好这个,他就给你制造。他制造出来把你迷住了,你还以为自己证悟,就是这样子。就像我们在修行过程当中,有时候是一种分别心的一种觉受。分别心的一种觉受,就是有些他会显现看到这个光、看到那个光,或者听到这个声音、听到那个声音。或者有一段时间,你修的时候,心里面清清净净,而且了了常知一样的。其实根本不是常知,是看不到阿赖耶识或者我们微细分别的一个生灭性,然后就误以为是光明。对于这个有一个很通用的方法就是‘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也就是,如果你执著分别心当中的境界或者你修行当中的种种觉受,你只要去执著它了,这时候若作圣解,尤其你把它当成是证悟了,‘啊,我都已经成圣成佛了。’那你就受群邪,你就会入于邪道,就会被魔所加持。”


综上所述,修行中不能着相,从果位角度来说,究竟实相是离一切相状的,我们修行是为了契入这样的实相,所以在道位时,要与这一果德相应不能落于相状中。但从道位角度说,凡夫人又不可能彻底离开相状,所以我们需要利用和依靠这些相状作为修道的助缘与方便,但也仅仅是助缘与方便而已,不能落于对相状的执著中,否则反成道障。因此,从修道角度讲,着相之所以为大忌,主要在“着”字上,而不在“相”字上。


3


观想念佛

观想念佛的法门在《观无量寿经》中有详细的描述,主要通过观想极乐世界的依报正报庄严来获得往生,是佛陀为末世众生宣讲的念佛修行法门。印光大师说:“观想,谓依十六观经作观,或专观白毫,或但观丈六八尺之佛身,或观广大法身,及具观十六种观。”


1. 总说如何观想

在《观无量寿经》中,佛陀应韦提希夫人之请,专门为想要往生极乐世界的五浊恶世的凡夫宣说了十六观门。其中分为观极乐世界依报正报庄严的定善与九品往生的散善。观想念佛主要是指观极乐世界依报正报庄严的定善。“至于九品之观,不过令人知行人往生之前因与后果耳。但期了知即已,正不必特为作观也。”定善中,又分为观依报与观正报,观依报中又分为假观与真观。具体观法经中有详说。


2. 殊胜性

既然是佛陀专为五浊恶世众生宣讲的法门,必定是适合末世众生修行的法门。虽然印光大师说:“四种念佛,唯持名最为契机。持至一心不乱,实相妙理,全体显露,西方妙境,彻底圆彰。即持名而亲证实相,不作观而彻见西方。持名一法,乃入道之玄门,成佛之捷径。”但他又说:“但吾人既知生信发愿,决定求生。奈妄想纷飞,口虽念佛,心全昏散,亦属往生之障。若业障深重之最极钝根,遵照前人几许良法,均觉费力,仍难制心一处……念念存想莲华,即西方胜境而安心,自然有助净行,毫无流弊。与势至之都摄六根,净念想继,不谋而合。”因此,现今修净土者虽以持名念佛为多为主,但持名不一定与观想泾渭分明,持名的同时不妨加入观想。末世众生心思散乱,持名念佛看似简单,只执持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即可,至愚至钝者也无不会念。但念佛要做到一心不乱,且不必说理一心不乱,仅仅是事一心不乱,只一句名号心无旁骛,对于一般凡夫来说也是极其困难的。不是流于散乱,即易陷于昏沉,即使只专注佛号时,心中似乎也不免于希求验相,不时在体会自己是否有轻安的感觉,这些都不是真正的一心专念。


佛号“本是佛的智慧,本来是圆圆果海、圆明具德的。假使在这里加上一点点分别,就成了大法魔殃。也就是,这句佛号就是要平平常常、妥妥当当的,跟妄想混合就不算。假使一边念佛,一边还想看到一点什么、得到一点什么感应,又在分别我是好了一点、还是坏了一点,这样修好、还是那样修好,时而欢喜时而焦虑,那就无时不在分别当中,时时都有一种有求有为的念头,那无上殊胜的无为法就变成有为法了,就成了大法魔殃。也就是,本来是一个非常殊胜的大法,一心念佛就是真般若,就是自己的心,就是与佛相应,在这当中却加上自己的很多情计分别,就入了魔网了,就使得大法变质,或者自身已经落入魔网了。”“只贵在一心受持这一句名号。也就是在一句佛号中只贵字句分明,而不必夹杂其他分别,因为在这个字句分明以外,稍微涉及一点思量分别,或者自己计功效、求速度等等,就已经落在魔网里了。这样一句一句地念下去,它是一个纯乎其纯、真真实实的修行。哪里羡慕那些依稀仿佛能说得了两句,实际并没有悟的那种解悟的状况。”如果“想求一点小名誉、小知识、小热闹、小感觉、小辩才、小神通、小感应、小福报等等,这叫‘乞儿’。刚才说的整个一套全叫做‘小利’。就是说这一句佛里,不要染上有求有为的色彩,凡是这些全部要吐得干干净净。这样的话,一句佛号真的是无上深妙禅,真的就有佛的光明,就是自己的心,这样,它真实的就是一个大法了。”由此可见,不杂分别心,一心专念才是真正的持名,但这样简单的持名念佛,对于心很复杂的凡夫来说,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辅以观想,就会神思乱飞。正如善导大师在《观经四贴疏》中所说:“如来悬知末代罪浊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况离相而求事者?如似无术通人,居空立舍也。”因此,对大多数念佛凡夫来讲,观想可以成为持名的有利辅助。


3. 具体观想公案

印光大师说:“观只取得力者作。何必从头至尾,日日重习。佛之说此十六种者,前则令人知极乐之庄严。”


以前,有两个出家人常常想莲花开敷、莲花闭合,自己在莲花之中,一天到晚就想这个情景。这属于十六观中观想念佛的一种,专门观莲华开合,通过修这个跟莲花相,便得以往生。


此外,印光大师教给我们一种观想与持名念佛相结合的方法,是从“云水僧书壁念佛摄心偈”抄录而来的:“若问念佛法,摄心自有方,每念一声佛,口作莲华香,因我清净心,所以有此香,华从口中出,朵朵向西方,一佛华一朵,有色复有光,念到一声佛,青色放青光,念到二声佛,黄色放黄光,念到三声佛,赤色放赤光,念到四声佛,白色放白光,如是轮转想,念念不可忘,不必记其数,但想色香光,果能心不乱,决见大愿王。”印光大师说这种方法“似发前人所未发。以之调摄身心,实较其他各法为有效。况念念存想莲华,即西方胜境而安心,自然有助净行,毫无流弊,与势至之都摄六根,净念想继,不谋而合……俾使净业行人,依之修习。”


由此可见,持名与观想相结合是较其他方法更为有效的念佛方法,修习净土的修行人不妨以此修习。


02

观而不着

观想念佛既然如此殊胜,如何做到在观像的同时而不着于相状呢?


1


如何是观而不着

对此善导大师在《观经四贴疏》中有一段极其经典的开示:从“既见日已”下,至“明了”已来,辩观成相。此明标心见日,制想除缘,念念不移,净相了然而现。又行者初在定中见此日时,即得三昧定乐,身心内外融液不可思议。当见此时,好须摄心令定,不得生心贪取。若起贪心,心水即动。以心动故,净境即失。或动、或暗、或黑、或青黄赤白等色,不得安定。见此事时,即自念言:此等境相摇动不安者,由我贪心动念,致使净境动灭。即自安心正念,还从本起。动相即除,静心还现。既知此过,更不得起增上贪心也。已下诸观,邪正得失一同此也。观日见日,心境相应,名为正观。观日不见日,乃见余杂境等,心境不相应,故名邪也。斯乃娑婆之暗宅,触事无以比方。唯有朗日舒辉,寄想远标于极乐。


就是说从“既见日已”“闭目开目皆令明了”之间,这是辨明观想成就的相。这里是标明自心一直都是明见日轮的相。“制想除缘”,就是控制好心,专一观着日轮,除掉其他杂想的缘。这样念念不移,就是念念住在观想境上不离开,最终境相会了然现前。就是说,已经见到日轮以后,还要继续用功,让它坚固成就。最终要达到,无论是闭着眼睛还是开着眼睛,它都是明了地现在心前,这样就得到坚固了。行者最初在定中见到日轮的时候,就会得到三昧定的喜乐,身心内外的感受不可思议。要注意,如果已经见到日轮,要好好地摄住心,使得它安定,不要被烦恼引动。这里最重要、最关键的是指观境现前时,你不能生心贪取它,不要非常激动。心里一起了这样贪境界的心,心识就妄动,心水就不平静了,它就动起来了。境界一起,心著在上面就叫起了贪,这样一来,心就失去了平静,它就在动荡中。因为心动荡的缘故,净境当即打失。日轮就变得或者在动,或者变暗、变黑,或者青黄赤白等色,不能安定。一旦见到起了贪,打失了境界,那就要调整,要重新恢复。怎么做呢?应当这样想:这些境界摇动不安,是由于我贪心动了念头,想取这个境界,著在上面,致使净境妄动、消失。那就应当再安下心来,把持正念,再从头修起。这样动相遣除了以后,清净的观境又会现前。已经知道了这个过患,以后就再也不能起增上贪心了。无论现什么境,都要很平淡,不要像着了魔似的,认为了不得。修道人的心应该是很平静的。“宁动千江水,勿扰道人心”,道人的心一直应当是平淡的,不要有什么大喜大忧。下面诸观在判断邪正得失的标准上,完全像第一观一样。换句话说,这里首先做个交待,下面都依此类推。以日轮为例,如果你观日轮又见到日轮,这是能观的心和所观的境相应,这称为“正观”。如果你观日轮,却没见到日轮,反而见到其他的杂乱境等,那么你能观的心和所观的境不相应,这就叫邪观。总而言之,我们应当这样判断:如果我观日轮,出现了日轮,这就是相应,是正观。如果我观日轮,结果出现别的境,那就是邪观。明明没观它还出来,这是什么东西呢?这是邪境,不能著在上面。我们这里是娑婆世界黑暗所在,我们遇到的许多事情都无法比拟西方万物的情形。只有一个相当的比喻,就是在我们这里有明朗的日轮,它放出光辉,以心观想日轮来表。


善导大师在《疏》中明确地为我们开示了,什么是如理如法的观想,什么样的状态又是着相、邪观。在观想念佛的过程中,时时以此为指导便可避免落于歧途。


2


怎么能观而不着

最后说一下怎么才能做到观而不着呢。首先,要了知验相的本质。验相其实就是修行达到一个境界时,必须会产生的一种现相。《量理宝藏论》中说:“习气坚固不坚固,成立真实与虚妄。”当我们长时串习一种相达到相对坚固时,这种相就会以现量的形式出现。因此它是一种必然的因果缘起规律,是法尔如是,就像行善会有善报,布施会财富圆满一样。了知了这一点,验相出现时,我们就不会感觉特别的稀奇,对此贪着不已。我们就会知道,这是我们修行到了一定的程度,但还要继续努力。


但当我们未曾经历过的验相真正出现时,一点不被所动也是不可能的,如何能不被它所转呢?憨山大师的经历给我们提供了可供效法的典范。大师早年修行中,突然一日文如泉涌,脑中出现各种诗句。大师知道这是魔境,不可执著,为对治这种现相,便蒙头大睡,一觉起来,验相全无,于是又恢复了正常的状态。


因此,在理论上了知了验相的本质,在行为上又有了对治,实际修行时,就可以不被验相所左右。


03

结语

观想形象这种修行方法,宽泛地来说是为了锻炼心的柔韧性。龙树菩萨教弟子观想头上长角、菩萨教化自己的父亲用竹篮打水等等的无数公案都可以说明这一道理。在我们的观现世量境界中,人头上是不可以长角的,竹篮子也是盛不住水的,这些都与名言规律不相符,也不是事物的本性,但这些本非本性的法,通过不断观想串习也可实现,更何况是与自性相应的法呢。十法界和极乐世界都从我们的心想生,所以《观经》云:“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我们观想极乐世界的时候,极乐世界就在当下;我们观想阿弥陀佛的时候,阿弥陀佛就在眼前。


但越是简单的修行法门,越有极其深邃的理论基础。其实关于本文,还牵涉到很多相关的问题没有分析,如相不仅是指月之指,还是月亮本身,如密宗阿弥陀佛修法与十六观及观像念佛理论基础是否一样等等一系列问题。但是有些问题限于笔者才疏学浅,尚不能解,期待以后依前辈教证予以解释。有些则是阿弥陀佛不可思议愿力、智慧力、神通力的境界,远非凡夫能及。所以,上师堪布益西彭措在《观经四贴疏讲记》中说:“好比今天一般的人都能够使用傻瓜相机或者各种便利、高级的电子产品,他并不需要完全透彻里面的深妙原理,这只是极少数高层专家的事情。但是只要你信受的话,就一定能得到该产品的便利。把这个譬喻扩大到无数倍,那么我们也应当如是信受佛语彻见后的指示,我们也应该相信这个法门有不可思议的功能、力用,它完全超乎我们的想像或者其他通途法门的范围,也根本不是下凡的情量乃至于诸学道圣者的量所能测知。因此,在这件事情上必须以佛语为量,坚信到底。”




推荐阅读